此類氣泡一般較少并且有規律(1-2pcs左右,基本在同一位置)?! ‘a生此類氣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: 1.點膠機速度過快。點膠速度過快是萬惡之源?! ?.點膠針頭位置不合理 or 針頭毛刺現象嚴重。位置不合理包括預設針頭初始位置不合理、針頭高度不合理、點膠過程中機器 or 夾具偏差 or 支架起伏 or 作業員未按要求統一放置支架所帶來的針頭偏離合理位置等?! ?.支架吸濕 or 表…
查看詳情1月28日,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,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總裁李虹、粵芯半導體總裁陳衛分別對外公布了最新項目動態,立下“軍令狀”?! ∪A潤微深圳建設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一期總投資額超220億元,爭取2024年年底實現通線投產!粵芯半導體,加快三期項目建設,爭取2023年年底設備搬入、明年投產! 1、新進展!華潤微深圳: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:2024年年底實現通線投產! 1月…
查看詳情引線元件通孔插裝(THT)與表面貼裝(SMT)共存的貼插混裝工藝,是當前電子產品生產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種組裝方式。在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中,印刷電路板(PCB)其中一面元件從開始進行點膠固化后,到了最后才能進行波峰焊焊接,這期間間隔時間較長,而且進行其他工藝較多,元件的固化就顯得尤為重要,因而對于點膠工藝的研究分析有著重要意義?! MT貼片加工膠水及其技術要求 SMT中使用的膠水主要用于片式元件…
查看詳情流體點膠是一種以受控的方式對流體進行精確分配的過程,它是微電子封裝行業的關鍵技術之一。目前,點膠技術逐漸由接觸式點膠向無接觸式(噴射)點膠技術轉變。本文從微電子封裝過程的應用出發,對點膠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概述;在對比各種點膠方式的同時,重點介紹了無接觸式噴射點膠技術,以及其中所涉及的關鍵技術,并提出了評價點膠品質的標準?! ×黧w點膠技術是微電子封裝中的一項關鍵技術,它可以構造形成點、線、面(涂敷…
查看詳情智能時代,芯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,一顆芯片的誕生,需要經過晶圓制造和芯片成品制造兩大階段?! 【A制造過程非常復雜,需要經歷曝光、蝕刻、離子注入、金屬填充、研磨等一系列步驟后,晶圓上的集成電路才能最終成型?! ∪欢A本身是“脆弱”且“封閉”的,無法直接使用,只有經過封裝和測試流程,才能最終生產出獨立、連通、可靠的芯片成品?! ∧敲?,芯片究竟是怎樣被封裝的呢? 我們首先介紹一種技術成熟、…
查看詳情韓國《首爾經濟日報》表示,盡管明年全球經濟將放緩,三星電子仍計劃明年在其最大半導體工廠增加芯片產能。據稱,三星 2023 年存儲器和系統半導體的晶圓產能提高約 10%?! I內消息人士稱,三星電子將在位于韓國平澤的 P3 工廠增加 DRAM 設備,12 英寸晶圓月產能可達 7 萬片,明年將把 P3 代工晶圓產能提高 3 萬片(共 10 萬),高于目前 P3 廠 DRAM 產線的每月 2…
查看詳情毛細管底部填充(CUF)工藝與塑封底部填充(MUF)工藝對比 傳統底部填充料中二氧化硅等填料的質量含量一般在 50%~70%之間,而塑封底部填充料申二氧化硅的質量含量高達 80%。同時因為工藝的特點,塑封底部填充料要求一氧化硾的尺寸更小。塑封底部填充技術與傳統底部填充技術相比,對工藝進行了簡化,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及封裝的可靠性,可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市場整體產品需求?! ≌繳nderfil…
查看詳情近幾個月,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制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長電科技宣布,公司在先進封測技術領域又取得新的突破,實現4納米(nm)工藝制程手機芯片的封裝,以及CPU、GPU和射頻芯片的集成封裝?! ?納米芯片是5納米之后、3納米之前*先進的硅節點技術,也是導入小芯片(Chiplet)封裝的一部分。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頂尖科技產品之一,4納米芯片可被應用于智能手機、5G通信、人工智能、自動駕駛,以及包括GPU…
查看詳情硅錠直徑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不到25mm增加到現在的300mm,硅片直徑的歷史發展趨勢如圖所示?! ∧壳吧a直徑為75mm、100mm、125mm和150mm的硅片的設備仍在使用中,由于把設備升級成能生產更大直徑的硅片需要花費上億美元,所以最常見的做法是在建設新工廠時才引入新的硅片直徑。在2000年左右,半導體產業開始轉向300mm直徑的硅片,進而把對硅片直徑的評估測試已經提高到400mm…
查看詳情